海報新聞
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見習記者 周凌峰 報道
10月16日上午,中國足協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,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執委會和主席、副主席。原遼寧省體育局局長、黨組書記宋凱當選為中國足協新任主席。孫雯、袁永清、楊旭、許基仁當選中國足協副主席。宋凱表示,“中國足協將更團結、更努力、更開放、更純潔、更具勇氣,沉下心來,一步一個腳印推動中國足球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?!?/p>
與前幾屆會議相比,本次足代會日程十分緊湊,只有半天的時間。在上一屆足協多名高層領導被查的背景下,中國足協方面想要低調務實,其目標是盡可能地幫助中國足球回歸正軌,從這個角度來看,宋凱在講話中提及的“更純潔”和“更有勇氣”或許會有更豐富的內涵。
宋凱
組織架構重建迫在眉睫
可以預見的是,宋凱的上任是中國足協重啟的標志,但這也只是“萬里長征”的第一步。當前的中國足協面臨斷崖的風險——在此前的反腐過程中,足協的中高層有不少人員牽扯其中。除此之外,中國足球也面臨著巨大壓力。職業聯賽危機四伏、足球青訓任務始終不見成效、國字號球隊青黃不接等一堆“爛攤子”,需要新一屆的足協領導班子解決。
對于現狀,宋凱表示,自己及新一屆中國足協將堅定信心,臥薪嘗膽,埋頭苦干,重振旗鼓走好中國足球新的長征,甘做中國足球“鋪路石”和“栽樹人”,步步為營、扎扎實實推動中國足球發展,努力讓老百姓看到中國足球的進步和希望。
宋凱對新周期下新一屆足協工作的目標有非常明確的想法,他提出從“五大方面下功夫”,其中涵蓋“在夯實青訓根基上下功夫,在提高中國足球水平上下功夫”兩個方面的專業性內容。
長期任職地方體育系統,形成了“遼寧經驗”
公開信息顯示,宋凱從1998年進入遼寧省體育局(體委)系統工作開始,直至本次調動前,長期任職地方體育教育系統。2016年2月至今,在他擔任遼寧省地方體育部門一把手的任期內,他提出了遼寧“三大球”振興發展的思路和舉措。
從工作履歷看,宋凱的經驗主要來自在遼寧任職期間。宋凱在任期間,遼寧男籃拿下了三次CBA總冠軍,兩次問鼎全運會冠軍。宋凱此前曾向媒體表示,遼寧作為體育大省、體育人才強省,在為國家隊培養輸送人才、提供服務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在“三大球”訓練管理中形成了“遼寧現象”“遼寧經驗”,值得在全國推廣和國家隊學習借鑒。
在振興“三大球”的具體措施上,宋凱有著自己的規劃和見解。今年1月,遼寧省體育局經過調研,發布了《遼寧省“三大球”振興發展報告》。他給遼寧立下了這樣的目標:遼寧男籃繼續保持優勢,遼寧女排要重返聯賽前三名,遼寧女足在全運會上拼爭獎牌,男排、女籃等隊伍要重返聯賽前八名。
但是,在宋凱主政期間,也有敗筆。遼足在中國職業足球版圖上消失,是不得不說的“事”。
遼寧男足最后一桿大旗肇俊哲
跨界履新的副主席,或助力中國足球改革
宋凱此次上任足協主席,自然就少不了會和他的“前任”對比。從陳戌源空降中國足協到離開,所有的中國足球人包括球迷都經歷了無數次的“水深火熱”。
縱觀其從業履歷不難發現,本就是外行人的陳戌源或許對中國體育事業知之甚少。即使他很想成就一番偉業,有著遠大抱負,可無奈能力不足。
對比之下,宋凱無論是行業經驗還是在遼寧做出的“三大球”實踐,亦或者是他的體育專業出身,都能證明他的實力。不僅是宋凱,在新一屆中國足協領導班子成員中,唯一一位的上屆班子成員只有孫雯,其余幾位副主席均為跨界履職。
副主席袁永清曾擔任籃球中心、中國籃協聯合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。直到2023年4月,他來到體育總局進駐中國足協工作組組員。
副主席楊旭此前曾任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,直到今年4月才來到體育總局,進駐中國足協工作組。
此次當選足協副主席的,還有一位資深媒體人許基仁,他有著體育人與媒體人的雙重身份。他不僅是現場報道全球頂級賽事最多的體育記者之一,此前還曾被評為新華社首批“雙十佳”記者,榮獲2008年度中國新聞獎特別獎。同時,許基仁與中國足協有著深厚的緣分,他曾擔任過中國足協執委、新聞委員會主任。
跨界或許對足協來說是一針“改革猛藥”。據北青體育10月15日消息,孫雯大概率分管女足、外事及青訓工作;袁永清大概率分管協會黨務、行政、人事、財務等工作;楊旭大概率分管職業聯賽、競賽與裁判工作。需要說明的是,協會新領導班子已組建完畢,亦有可能根據實際需要,對具體分工作進一步調整。
孫雯
但眼下要緊的是,國足在11月中旬就將迎來首場世預賽,正式開啟沖刺世界杯的征程。本次足協“掌門人”上任,可謂是肩負重任。本次調整會讓低谷中的中國足球有哪些“新變化”,值得期待。
這一次,真的需要“刮骨療傷”了。
責編:解西偉
審核:馮世娟
責編:馮世娟